多姿多彩的大灣區語言──「不一樣的大灣區方言」文學講座回顧

傅 曉

編按:香港作家聯會、《香港作家》網絡版、《明月灣區》文藝版主辦,《明報月刊》合辦,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香港公共圖書館協辦之「大灣區文學講座:不一樣的大灣區方言」,於二○二二年十一月十二日上午在香港中央圖書館舉行,講座主講嘉賓為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榮譽教授何文匯、香港作家聯會會長兼《明報月刊》總編輯潘耀明、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榮休教授張雙慶、香港能仁專上學院中文系教授黃坤堯。主持兼總結嘉賓為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教授潘銘基。內容精彩,特整理回顧,以饗讀者。

語言是文學的載體,粵港澳大灣區有共同的語言文字環境和基礎。十一月十二日在香港中央圖書館地下演講廳舉辦「大灣區文學講座:不一樣的大灣區方言」,邀請到香港文學和語言方面的知名學者專家,分享在大灣區內的語言現狀以及文化由來。

粵語是大灣區語言DNA

大灣區方言就是粵方言,即廣州話、白話,本地人的生活語言。香港能仁專上學院中文系教授、香港作家聯會副監事長黃坤堯教授認為:「大灣區九巿二特區的語言DNA基本上都是粵語。」他介紹了粵方言內部按照地域分布及語言特色的劃分和各自特質。黃教授表示,今次講座以「不一樣的大灣區方言」作標題,或有兩重意義:其一可以理解為粵語,相對於普通話來說,就是不一樣的方言;其二可以理解為大灣區九巿二特區的話語,互有不同,以至各巿(特區)的語音、聲調、語法、詞彙、構詞等並不一樣,各有各精采,看來未嘗不可。

「大灣區文學講座:不一樣的大灣區方言」主講嘉賓(左二起):何文匯、潘耀明、張雙慶、黃坤堯。主持兼總結嘉賓潘銘基(左一)。

香港話與廣州話原屬同一系統,而隨着不同地域的工商業、航運業、新科技及娛樂事業的發展,詞彙的變化日新月異,層出不窮。香港話吸收各方語言的特點,特別是跟英語長期的接觸,創新運用,領導潮流,融為一體。香港語言的變遷可能就是大灣區語言的縮影。據二○二二年統計,香港人口約得七百二十九萬一千,主要說粵語、普通話、英語、閩語、潮語、客語、吳語、四邑語,非華裔人士更是非常繁多。

黃教授更指出,粵語屬於漢語方言的範疇,特別是繼承古漢語的精華和格局,而底層卻融合了大量古越語及其他民族,包括壯、侗、瑤、黎、傣、泰等的語言因素,估計約佔百分之二十五,跟普通話發展殊途,差異亦大,說不定還可以訂為兩種語言。例如粵語、壯語都是唯一有長短音區別的語言(雞:街;監:甘),而漢語別的方言都沒有;粵語、壯語倒裝句型,也和普通話有很大差別。此外粵壯詞彙尚多,有些只有話音,沒有方言字,有時寫不出來,要借用音近的字,或自創會意的新字。黃教授當場還列舉了很多生動有趣的例子,戴望舒《廣東俗語圖解》、廖恩燾的「廣東俗話七律詩」,帶聽眾進入粵語的前世今生。

語言是經濟文化活動的基礎

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榮休教授、香港作家聯會副監事長張雙慶教授向大家介紹了幾種主要的方言,以及大灣區的主要語言分布。他表示,方言分為幾個層次,從方言區、次方言(方言片)、方言小片、方言點(腔),學界普遍認為有八個方言區,中國預計有二千五百多個方言點,相當於一個縣有一個方言。大灣區佔了粵語方言區的最大部分,粵語的分區包括:粵海片(廣府片)、四邑片、香山片、莞寶片、高雷片(高陽片)、桂南片、勺漏片、欽廉片、邕潯片等,蜑(疍)家話也屬於一種粵語。此外大灣區有很多客家話、閩南話的分布。

張教授提到「雙語雙方言」這個概念,因為商品經濟的發展帶來人口流動的大潮,在全國不少地方出現了或大或小的雙語雙方言、甚或多語多方言的社區,例如深圳這個典型的移民城市,也出現「雙語雙方言」的概念,雙語之間會互相影響。

大灣區方言就是粵方言,即廣州話、白話,本地人的生活語言。講者們從不同方向展示大灣區方言的生命力和影響力。

大灣區人口超過七千萬,是香港十倍,經濟實力強,粵語的地位也會提升。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榮譽教授何文匯教授表示,方言會影響經濟活動,也會影響文化活動。他認為,粵劇會非常蓬勃,在廣州、佛山,粵劇都做的非常好,有些很具認可度的獎項,二○○九年粵劇正式被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教科文)組織批准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是香港首項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也促進了粵劇的發展。大灣區的粵劇界非常活躍,十二月十日在西九茶館小劇場還會舉辦「大灣區粵劇發展聯盟」成立儀式以及「大灣區粵劇傳承發展研討會二○二二」,推動粵劇傳承和發展。除了粵劇之外,粵語流行曲在大灣區甚至全球華人間都非常受歡迎,推動粵語文化的發展。我們還需要為國家保存和弘揚古典詩歌文化,希望更多相關活動去鼓勵創作、培養人才。

張雙慶教授也認同語言是支持文化經濟活動的重要基礎。他認為,粵語是強勢方言,因為有廣州和香港這兩個強大的經濟體,能支持很多以粵語為媒介的經濟文化活動。因此,有成熟的書面語,很早就出版方言文學作品,香港很早就製作粵語片,有風靡華人世界的粵語流行曲。對其他方言的影響,曾造成「廣州話北上,普通話南下」的效應。因為香港特殊的背景,香港粵語的應用範圍,包括可以作為政府工作語言、教學語言,製作電視、電影、廣播,出版書刊報章,以及法庭、監獄,作為法律語言,已超出中國任何一種方言。

春秧街和香港閩籍文化

祖籍福建南安的香港作家聯會會長、《明報月刊》總編輯兼總經理潘耀明先生非常關注閩南語言和文化在香港的發展變遷。潘先生表示,如果以語言來劃分,操閩南語的香港人,不光是指福建的閩南地區,還包括廣東的潮汕地區及海南省,而香港可使用閩南語的人口可達到二百萬以上。

「小福建」北角的演變更是有趣,北角較早被稱為「小上海」,老上海人熱衷於夜生活,而具有生意頭腦的南洋閩籍富豪郭春秧,率先在北角與鰂魚涌邊緣的麗池群樓之間,開辦了富麗堂皇的麗池夜總會,成為香港夜生活的新地標,上海人紛至沓來。在這個時期也形成了很多閩南文化的生活方式,之後,隨着麗池夜總會結業,上海人逐漸遷離本區,此其時,閩南人接踵遷入。

潘耀明會長漫談春秧街和香港閩籍文化。

另一個有趣的地方,春秧街的名字與稻米的秧苗無關,它的名字源於上文提到的該地區的開發商郭春秧的姓名。他回饋家鄉福建投資和捐助,建設農場、糖廠、貿易行及小學等,並且鋪路造橋,贈醫施藥,參與廈門鼓浪嶼的開發和到香港擴展糖業和地產業務。一九三○年代政府將北角的一條街命名為「春秧街」,以表彰郭春秧先生的貢獻。

潘先生認為,如果說北角是「小福建」,則北角的春秧區則是小福建的心臟地帶,很多閩籍商販在此經營店舖,售賣不少具有閩南風味的小吃,如芋丸、雞卷、血大腸、燕肉、珠蠔等等。每天清早,一片朝氣勃勃、熱氣騰騰的景象,置身其間,彷彿返到熟悉的閩南家鄉,倍添親切感。

春秧街還是全港唯一有電車行駛的街市,近年被香港旅遊發展局推介成香港旅遊景點之一,吸引遊客觀光。

這區的閩籍文化,還包括一九三九年成立,全港最大社團之一的福建同鄉會,福建社團熱心幫助新移民的人士,使這一帶成為閩南語可通街的區域。

保護和保育方言

二○○○年《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提出「國家推廣普通話,推行規範漢字。」另一方面,國家也重視方言的保存,二○一五年五月,中國啟動「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是一項由教育部和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領導實施的重大語言文化類國家工程。

二○二一年中國教育部首次公布《粵港澳大灣區語言生活狀況報告(二○二一)》,建議香港在法律上明確普通話及簡體字地位,促進普通話教育「適度融入考評體系」,使小學、初中、高中的普通話教育連貫銜接,以增強教與學的動力,又提議粵港合作推進普通話教學等。

「不一樣的大灣區方言」講座於十一月十二日在中央圖書館演講廳舉辦,吸引了一班對方言文化有興趣的參與者。

張雙慶教授引用著名主持人汪涵說過一句話:「普通話可以讓你走得更遠,方言則可以讓你記住你的根在哪裏。」他強調,我們應該更加積極保護和保育方言。

講座由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教授、香港作家聯會副會長潘銘基教授做總結,他十分贊同語言的保育和保護非常重要,更笑稱,因為女性在家中教育更有主導地位,因此講粵語的男性娶講粵語的女性為妻,方能更好的傳承粵語,如果講粵語的女性嫁給外國人,更可以將粵語發揚光大。

(本文圖片由香港作家聯會提供。撰稿者為香港作家聯會理事。)

(首發於二○二二年十二月一日《明報.明月灣區》)

下一篇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点击验证后方可评论!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