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至臻,友誼長青 ——讀潘耀明《這情感仍會在你心中流動》有感

林琳

潘耀明會長新書簽名中,左:林琳,右:潘耀明。(作者提供)

潘耀明先生是香港著名的文學家、編輯家、出版家,現任《明報月刊》總經理兼總編輯以及香港作家聯會會長等職,曾經與中國文壇諸多名家大師、學者有交往,他將這些感人至深的事情著文成章,出版了這本豐厚的著作《這情感仍會在你心中流動》(作家出版社出版),由北京大學資深教授嚴家炎撰寫長序,鄭重推介,讀後令人深受感動。此書集結了與艾青、冰心、巴金、茅盾、錢鍾書、楊絳、葉聖陶、沈從文、卞之琳、秦牧、顧城等名家的交往點滴,同時配以這些名家與作者交往過程中的大量書信、手稿、墨寶照片等珍貴資料,多角度地呈現了多位文壇大師的風采。

艾青先生,一代文學巨匠,一首〈我愛這土地〉,傾吐了對祖國無限熱愛和赤誠的赤子之心。潘耀明先生與敬仰的艾青先生結緣,是一九七八年作為香港出版界代表團成員,在北京見到艾青時開始的。那時,艾青剛從新疆解除勞改回京,潘先生僱車穿街插巷地折騰了一陣子,才在一條狹窄的胡同裏見到了艾青夫婦。他在〈艾青:我愛這土地〉一章中寫道,艾青先生和夫人高瑛「臉膛仍流淌著新疆的陽光,紅彤彤的,加上他們的熱情可掬,令人有一見如故之感。」在這次拜訪中,艾青詢問潘先生喜歡他的哪首詩,潘先生說最喜歡他的兩首詩,其中一首就是艾青的成名作〈我愛這土地〉,之後艾青特別謄抄了這首詩送給潘先生,並專門備註「抄錄舊作一首.贈耀明先生以作紀念」。艾青先生雖是名家、大家,但性格淳樸,誠懇待人,毫無架子可言。從這時起,潘先生就與艾青書信不斷,談文說事,傾述心聲;潘先生曾從香港托人捎去錄音機、計算機、速溶咖啡等,「在那個年代,這三樣東西在內地是緊俏物品。」一九七九年艾青赴美開會途經香港親手贈送一幀張仃的焦墨山水畫給潘先生,一份深厚的友誼在兩位文學家心中流淌。

冰心是潘耀明先生敬仰的世紀老人,也是福建老鄉,有自然的親近感。一九九八年初秋,潘先生在醫院拜見了冰心老人。那時,冰心已經住院四年,鼻子裏插著一條進食的管子,又患有糖尿病,見狀令人心酸。但是,潘先生被老人的樂觀和坦然感動。在〈冰心的歲月〉一章中寫道,冰心見到送她的玫瑰花,清瘦的臉上漾起一朵笑容。潘先生在這八年前曾經見過九十歲的冰心,「她說話不慌不忙,像一條小溪,汩汩流進聽者的心田。」如春風,如細雨,點點滴滴如詩韻。冰心曾經贈送潘先生一本《冰心文集》,並題辭:「海波不住地問著岩石,岩石永久沉默著不曾回答;然而它這沉默,已經過百千萬回的思索。」是的,冰心,這位世紀老人,一生都在思索,思索人生和生活,始終保持著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坦然向前。

林琳與潘耀明先生於作聯活動中合影。(作者提供)

巴金先生是個講真話的人。潘耀明先生在〈講真話的巴金〉和〈夸父戰士式的風範〉兩章中,寫下了多個小細節,詮釋著巴金先生「講真話」的內涵。比如,巴金在《隨想錄》後記中寫道:「我們這一代人的毛病就是空話說得太多。寫作了六十幾年我應當向寬容的讀者請罪。」「我這一生不知說過多少假話,但是我希望在這裏看到我真誠的心。」巴金曾簽字寄贈潘先生一本《巴金隨想錄手稿本》,睹物思人,潘先生感受最深的是「他的作品、他的正直精神,將永遠激勵著後人」,這是他與巴金友情的真實感受,也是對巴金先生的懷念。

對於錢鍾書先生,潘先生的評價是:「錢鍾書先生雖然學問淵博如汪洋大海,但對後學從來不居高臨下,也不假於辭色,而是循循善誘,嘉勉有加,還不憚其煩地為後學者排難解紛,令後學如沫春風,如沾雨露,終生受用。」這是潘耀明先生的真切感受。潘先生曾於一九八一年仲春,對錢鍾書作了復出後的唯一一次正式訪問,錢鍾書談笑風生,妙語如珠,暢談了想續寫《管錐編》的計劃和對《談藝錄》的修訂等等。這次訪談之後,錢鍾書先生給潘先生寫了一封長信,感謝潘先生的關注和用心,信中談到潘先生大著如有台灣出版,「可不妨將去年弟函(論畢業論文等)及今年該序中有關處補附」,並特別叮囑「以見兄我交情」,以心換心,方得長久,能被錢鍾書看重的潘耀明先生,乃真情真心之人。

與金庸先生的交往,是傾注情感最多的。在〈手跡之外一章:我與金庸〉中可知。二十世紀初,金庸先生將潘耀明聘為《明報月刊》總編輯兼任總經理,並手書聘書,親手交給潘先生。潘先生知道,這是金庸先生莫大的信任,也承擔了莫大的責任。金庸先生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放權放手給潘先生,讓潘耀明「你瞧著辦吧!」。潘先生自不敢懈怠,兢兢業業地全身心地投入到《明報月刊》發展事業上,將《明報》辦成了香港「公信力第一」的報紙,成為無可比擬的無形資產。潘先生佩服金庸先生的博覽群書、淵博的學問、廣闊的襟懷和獨特的眼光。到後來《明報月刊》出售易人後,潘先生又隨金庸先生經營明河出版社。再後來,潘耀明先生又回到《明報月刊》擔任主編,但與金庸先生的交往和聯繫一直緊密。潘先生說金庸晚年所撰寫的文章,幾乎都讓《明報月刊》獨家披載。多次在其出版的新書扉頁上贈言,曰:「昔日明報共揮汗,今成好友誠難能。」,又曰:「明報共事十餘年,耀明兩字不虛言。」備受潘先生感動的是,金庸先生還念念不忘當時潘先生離開明河出版社的事情,在由潘先生策劃的「二ΟΟΟ年北京金庸小說國際研討會」時,「驀然訕訕地對我說:潘先生,謝謝你替我做了許多事,你離開出版社(明河社)的事,當時處理很不當,你受了委屈,我表示歉意。」潘先生感慨道:「金庸不光是我工作的上司、老闆、忘年交,也是我從之獲益良多的老師!」更頗為自豪地說是「金庸小字輩朋友。」可謂是情感交融的朋友。

潘耀明著《這情感仍會在你心中流動》封面書影。(資料圖片)

一段情誼越久,越能彰顯出其中的珍貴。潘耀明先生以其真誠且雋永的文筆描述了與名家名人的交往點滴,著作的籌備過程歷時四十多年之久,傾盡心力和心血,史料廣泛,且為獨家所有,是學術研究不可或缺的珍貴資料,也為讀者們展現了大家學者們的崇高人品人格,更重要的是從中可充分感受到潘耀明先生淵博的學識、淳樸的性格、誠摯的情感、高尚的品質,都是彌足珍貴的,確是我們不可多得的典範。

林琳簡介:香港詩人作家、出版人,英國工商管理碩士。現任《香港文藝報》社長主編、香港當代文學藝術協會會長、香港文化藝術界聯會副理事長、香港詩人聯盟榮譽副主席、西北大學國際詩歌研究中心研究員等職。致力於文化藝術的推廣和傳播,參與組織策劃多種詩書畫文化藝術活動和賽事,榮膺二Ο二一年度香港傑出人物獎。獲多種詩詞獎項,詞作歌曲曾於CCTV中央電視台展播並獲金獎,亦在香港衛視多次播出。著有自譯中英對照《林琳短詩選》,中英日三語詩集《歲月留聲》待出版。

上一篇

編後語:詩意的心靈之旅

下一篇

給春天的小使者——爺爺嫲嫲的雲祝福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点击验证后方可评论!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