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笑」兮,「美哭」?—觀賞藍花楹後的沉思

胡少璋

花美,看了心情喜悅,笑了,我們姑且稱之為「美笑」;反之應是「美哭」。看了美花會哭或想哭,我從來沒有聽說過,但來到澳洲後,聽說了,並且看到了令人「美哭」的花。

這種紫色的小花是長在參天大樹的樹冠上,這種樹是藍花楹(英文Jacaranda)。

一天,一位英語班的劉學兄帶我到海旁,我們走進麥克杜格爾大街,這裏是悉尼觀賞藍花楹最好的地方。一邁進大街,就有一種異樣的感覺,街兩旁並排著高大的藍花楹已合攏在一起,大街變成一個深深的洞穴。車輛就像在洞裏行駛,如果能在直升機上觀賞,那就好像是一條流向遠方的藍色長河.....

藍花楹是這種樹的名稱,「藍」字當頭,開的卻是紫花,藍與紫是不同的兩種顏色,但在日常生活中,一般是沒有人去嚴格地區分的,反正兩個「兄弟」差不多,所以,說藍說紫都說得過去。

這裏天是藍的,海是藍的,花是藍的,地也是藍的,這裏的行人、車輛......一切的一都變成藍的了,因為,全部都被浸泡、吞沒在藍色的光暉之中了。人們一看見這美花就會唱起澳洲一首讚美藍花楹的歌:當藍花楹盛開的時候,聖誕節就要到了!被提醒的人們,請打開心扉去擁抱期盼著的歡樂吧!

微風吹過,樹冠輕輕地搖擺著,藍色的花瓣像天女散花一樣落英遍地,我們就在鋪著藍地毯的行人道上漫步觀賞。這裏簡直是藍色的童話世界,我什麼也沒有去想,什麼也想不起來,我彷佛被藍光所溶解,如醉如痴,如夢如幻。

麥克杜格爾街啊,您為世界上最美麗的城市悉尼增添一抹紫色的光暉,使之美上加美。如果有人要尋找「人間天堂」,那就請您到麥街來吧!

走出麥街,我問同窗:我們並沒有「美哭」,哪到底「美哭」從何而來呢?要追根就要追到悉尼大學的校園裏去了。在最古老的教學樓即四方樓的拐角有一棵古老的藍花楹,每到開花季節,紫色的花開滿整個樹冠。

可惜,它開花的季節卻在十一月,這很接近學校的考試,所以,學生們就稱之為「考試樹」。悉尼大學外國留學生多,對「考試樹」特別敏感。當然,學生的想法各不相同,有的學生平時不讀書,考試到了就「臨時抱佛腳」,他們開玩笑說,見到美花就「美哭」了,於是「美哭」一詞就傳開了。

靜夜,我在窗前正要提筆撰文時,突然,想起了「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佳句,而去重讀唐王勃的〈藤王閣序〉。於是三十年前拜訪藤王閣的情景又歷歷在目了,其景緻與麥街完全不同。此刻,我的腦子裏顯現出了:珍貴、稀少、短暫、浪漫、童話、夢幻......那麼,我觀賞之後被觸動的到底是什麼呢?

它或許是:當今,高分選才風靡世界,就說澳洲吧,高考平均分要達九十七以上,才有資格報考醫科和法律。高分選才的好處雖然很多,但世事不絕對,其不是唯一的,那些沒有被高分選才的人中,也有很多創出業績,作出貢獻的。我祈望那些貪玩懶散的,不要再「美哭」了,要盡早覺悟、勤奮努力,將來為社會多作貢獻!

(本文圖片為資料圖片)

胡少璋簡介:一九四一年生,福建省福州市人,六十年代畢業於福建師範大學中文系, 一九八七年加入福建省作家協會,一九八九年定居香港,曾任《香港文學》雜誌編輯、《大公報》編輯、《統一報》總編輯及港英政府、香港特區政府藝術發展局審批員。歷任香港書評家協會創會會長。著有《胡也頻的生活與創作》、《胡也頻的少年時代》、《胡少璋雜文選》、《香港的風》、《香港的腦和手》等。曾在前蘇聯莫斯科大學出版社出版過由莫斯科大學東方語言學院教授馬特柯夫翻譯的兩本書。現定居澳大利亞。 一九九一年寫的《香港的風》獲《人民日報》等海內外「共愛中華」徵文比賽金牌獎,二Ο二一年六月在澳洲悉尼出版《胡少璋散文選》。

上一篇

會員潘金英、潘明珠新著《捕捉時光.留住晴天:英明選集 》

下一篇

這裏沒有炮聲隆隆(外一首)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点击验证后方可评论!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