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霑和林燕妮的老師──羅忼烈

羅忼烈(一九一八-二○○九)先生的書齋名為「兩小山齋」。羅先生說:「我喜歡晏幾道的詞,晏幾道是晏小山,元曲則喜歡張可久的,張可久是張小山,所以叫「兩小山」。那只是早年的偏好,後來也就沒有改名了。」

羅忼烈對詩、詞、曲和文字學、訓詁學、古音學深有研究,著有《周邦彥清真集箋》、《話柳永》、《北小令文字譜》、《元曲三百首箋》等。如果不是親自聆聽羅先生的教誨,很難想像在香港還可以保留這樣的傳統文化,頓生不知今夕是何年之感。羅先生說自己很喜歡香港:「生活非常自由,學術書又多。我只是讀書、研究,沒有政治的影響,收入也不錯。」

羅忼烈教授對詩、詞、曲和文字學、訓詁學、古音學深有研究。(資料圖片)

談到興起,羅太太取出一本珍藏多年的冊頁,冊中有十位海外內名家專為她題寫的字畫。印象中有蔣彝、劉海粟、饒宗頤、馮康侯、柳存仁、周策縱、張充和等人,好幾位已然謝世。對「張家四姐妹」中如今還在世的張充和,羅先生頗為欣賞:「董橋說她的字好,我看她的詩詞也好。」

羅忼烈一九三六年考入中山大學文學院中文系,師從詞學家詹安泰,作詩填詞,在師友間有「詞人」雅號。

一九四○年大學畢業後,羅忼烈曾在廣州培正中學任教。一九四七年,內戰烽煙彌漫,錢穆和唐君毅避地廣州,到中山大學任教。羅忼烈和他們相識,常陪錢穆喝茶作詩下棋,又有一些共同嗜好:遊山玩水、逛古籍書店、到古董店看古書畫瓷器。後來又和錢穆分別到香港。上世紀五十年代初,錢穆和唐君毅、張丕介創辦新亞書院,在香港培正中學任教的羅忼烈常到書院探訪。

一九六三年,香港中文大學成立,新亞、崇基、聯合三家書院併入。羅忼烈回憶:「錢穆先生在中文大學受到排擠。一九六七年『文革』波及香港,錢先生嚇怕了,第二年就搬家到台灣。錢太太說:『匯豐銀行的股票可以在台灣買間屋的。』沒想到蔣介石叫蔣經國拜錢先生為老師,結果送了『素書樓』給錢先生,後來害死了他。台灣政局變幻後,那些政客說『素書樓』是公家産業,勒令搬遷。錢先生搬走後,身體就變差了,不知為什麽,不能說話了。這件事就是陳水扁幹的,後來陳水扁向錢太太道歉,錢太太說:『人都死了,道歉有什麽用?』」一九九○年,羅忼烈夫婦到台北探望錢穆,沒想到一個月後,錢穆去世。羅忼烈送去挽聯:「四紀辱交親,碩學當前真小友;一肩承道統,先生去後更何人!」

羅忼烈在培正中學任教後,轉到羅富國師範學院中文系,根據講義編成五十多萬字的《中學中文教學法》,此書後來成為香港大學教育系和中文大學教育學院主修中文的必讀課本。

羅忼烈教授曾指導黃霑和林燕妮。(資料圖片)

一九六六年,羅忼烈到香港大學中文系任教,直至一九八三年退休。二○○四年獲香港大學院士銜。在香港大學,羅忼烈培養的學生有黃霑和林燕妮。羅先生回憶:「那時黃沾作詩填詞不錯,古典文學的基礎好。即使他寫電影主題歌,也是比較好。」問起畢業後師生的交往,羅先生笑道:「黃霑請我吃飯,要吃果子狸、魚翅。我不吃果子狸的。」

因為黃霑的關係,羅先生也指點林燕妮,讓她讀《西廂記》。「他們最初開一間公司叫『黃與林』。有一次說,兩人要結婚,請查良鏞做證婚人。我還寫了詞去祝賀。後來沒結成。」

談到古典文學在這個時代的命運,羅先生說:「我想不用多長時間,古典詩詞就會滅亡。因為沒有人作,作了之後沒有人看得懂。」

對著「兩小山齋」的古書和字畫,羅先生淡淡地說:「將來,我的書可以送給中央圖書館,古董書畫可以送給香港大學博物館。」

(本文轉載自《時代在線》)

上一篇

羅忼烈《兩小山齋樂府》選(十五首)

下一篇

羅忼烈書法欣賞:周邦彥撰墓志銘漫記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点击验证后方可评论!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