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英
今年香港書展年度主題「影視文學」,文藝廊展出焦點導演以著名小說改編的影視作品,著名的如改編自張愛玲的同名小說《傾城之戀》、改編自李碧華的《胭脂扣》,還有近期熱議的改編自金宇澄的同名小說《繁花》,以及我們不同年代看到的,改編自金庸和梁羽生的武俠小說之多套影視作品;例如一九八七年有電視劇改編自金庸的《書劍恩仇錄》、一九九二年改編自金庸的《笑傲江湖II東方不敗》、和一九九四年改編自金庸的《東邪西毒》等…
今天黃雨,我窩山居重溫許鞍華導演於都會大學的專題講座:「有一種電影叫文學,有一種導演叫許鞍華」,感到別有一番滋味。
人生多風雨,我特別佩服許導演,這位曾多次把張愛玲的文學作品改編成電影,閃亮在大銀幕的女導演,說自己喜歡張愛玲的文字,過去曾拍下的影片縱有被狠批的《第一爐香》,或者票房未如理想的《傾城之戀》等,她不後悔。許鞍華自謙說自己學會反省,希望拍出更好更理想的文學電影。
原來當初她拍這些影片時,秉持渴望忠於原著之基本精神,期望可按照小說原有的情節來拍,甚至很多台詞都想跟足作家文本,然而,那樣其實有失誤。由於小說讀者對書中主角及敘述,都會各自描畫心中理想的想像,當然了,所以我看陳玉蓮演小龍女,仍覺得她未夠神似呀!
電影的呈現,出鏡一旦與小說讀者的期許有落差,莫說差距大小,總是不能令觀眾滿意啊。我個人覺得,無論如何,許鞍華女士,真是我心中最支持文學電影的導演了。
我覺得她拍祖師奶奶的《半生緣》,選角就很好,她也用鏡頭呈現蕭瑟的時代環境,符合張愛玲原本細膩書寫之景物,影片結尾時,世鈞(黎明飾)和曼楨重遇,卻無奈改變不了命運,以視像語言映襯了人物的內心感慨,確令人唏噓。
我以為優秀的影視作品,離不開用心打磨的劇本、電影語言的運用及成功的選角。回顧上世紀,無綫電視推出民初劇《京華春夢》(汪明荃演),配上膾炙人口的主題曲,掀起追看熱潮,是一套很成功的文學改編劇,原著是張恨水創作的長篇小說《金粉世家》,小說以北洋軍閥內閣總理金銓封建大家族為背景,以其子金燕西與平民女子冷清秋為一對,用他倆由戀愛、結婚到離異的婚姻為主線,揭露了封建官僚及豪門沒落的經歷,並藉女主角的堅毅反映出新時代女子的不屈掙扎,於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建立了汪明荃的女強人形象哩。
對於不少受歡迎之改編電影,源自經典武俠小說,如金庸和梁羽生,古龍等,原著已擁有很多讀者粉絲,編劇改動這些經典小說會頗有大壓力。撇開武俠名家金庸小說之影視改編,我想談談本人所喜歡的影視文學改編單元劇,從香港電台某作品探討一下,剖析港台製作的本地文學短篇小說,成功改編為影視作品,仍保持本土特色同時受觀眾欣賞的事例。印象深刻的有兩部單元劇,是改編自本地名家之文學作品,當中有西西、羅貴祥兩位的名篇,此兩位元大作家之作品改編成影視短劇面世,各有精彩可觀的地方。
新世代的人慣看短文,慣看影視螢幕;文學改編成影視單元劇,有助新世代投入文學世界。新世代的人不慣看很多文字之長篇文學作品,太習慣了「速食」影像,更有年輕人會選擇「快播」影像,甚或沒想在芸芸書海裏撈針,選取一部紙本書來看哩。
影視作品的出現,勉強可帶他們涉獵一些文學名篇吧。今世不少年輕人,皆是觀賞改編電視或電影後,才翻看原著,多部文學短篇改編成電視劇、影視作品後,不少人會看畢電視或影片,即尋找原著看,我認為「影視」及「文學」相輔相成,用影視方式去推廣文學作品內容,似乎更具象立體化;透過故事及人物塑造,情節推展,更能增加文學受眾,更能將該文學書普及化,確是個好方法。
很早以前,我就閱讀過羅貴祥博士早期寫的著名小說《慾望肚臍眼》,手法別具一格,書中收錄了他十二篇小說,試賞析當中一篇作品〈愛吃宵夜的二哥和夜光錶〉。
香港電台於千禧年代特意製作了一輯《寫意空間》文學電視片,選取了他〈愛吃宵夜的二哥和夜光錶〉這名篇拍成電視影片,羅貴祥博士很關心「 追尋欲望」這個主題,在這小說篇章中,他圍繞著此主題加以深入地發揮;我覺得他用文字表現出的欲望是多方面的,也都是很人性、很真實的。他的字裏行間中,以複雜不同的形式展現「追逐欲望」之種種相關情況,誠如羅貴祥自己所說:「我有時甚至覺得這種複雜,是一種必須的元素,也只有非理性的構想,才能接近人性最幽暗複雜的地方;也只有複雜的形式,才能盛載非理性化的內容。」
我認為羅貴祥似是在小說中,想清晰地在某個切入點去解構這類欲望。此小說對具體女性的欲望,以及情愛欲望的痕跡,顯然是易見的,而且貫徹其中,反覆穿插。
小說改編成電視片了,羅貴祥的〈愛吃宵夜的二哥和夜光錶〉這集短片,當年由張達明飾主角,他把作者筆下的男子祥(名字也是有「祥」字,也是由美國回港) 演得很生動。劇中故事,祥的二哥常在夜間帶不同的女友回家過夜鬼混,因此佔用了本是兩兄弟共用的房間,令祥被迫要睡在大廳的沙發,唉!祥在宵夜後輾轉難眠,暗地裏是他自己也蠢蠢欲動,有一個等待滿足的欲望,祥心中好想像二哥那樣試雲雨情呀!
後來,祥在大學時開始帶女友回家了,電視片中由張文慈演他女友,演出相當自然。
近日我在香港電台片集庫重溫再看此片,張達明演的祥和女友張文慈在屋內對望談話一段戲,相互挑逗,很能表達年輕人對放浪、對情色的欲望;若我們把原著文本和電視片對照閱讀,會甚覺有趣,亦可見這抽象之欲望竟立體地呈現目前哩。
電視影像內容,多意像經營,能以具體意像表達抽象感情,例如分手時,祥留下的雲吞麵,水也乾了, 麵發脹了,不再好吃了!在平淡的生活中,祥總渴望有戲劇性的事降臨。祥與母親去看電影,偏偏是王家衛的「阿飛正傳」(又名「欲望之翼」)(這當然是原作者的巧妙安排) ,當中蒙太奇運用甚見到位,把夜光錶、戲中戲的大鐘意象,表達得恰到好處。
電子多媒體時代,帶動了影像視頻熱播,難得看到一些文學作品有不同形式和平台展示,由影視再回到文本細讀,會讀出許多逸趣,我深深覺得,書中反映欲求者內心慾望的投影,交織出複雜的人性;而文字中對這些幽暗複雜的描述,難能可貴地表達出來了。
至於港台另一力作「小說家族」,挑戰改編短篇小說為電視單元劇本,不少人觀賞時會很有興趣,改編本地名家作品,可謂二度再創作,導演可發揮很多。其中我印象很深的有《鯉魚門的霧》,是舒巷城作品,描寫一個離鄉十五載的水上人,重返故里的感受。還有我最難忘的,是西西原著,方令正編劇,羅卓瑤導演,黃敬強監製的《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此電視影片於一九八七年四月十八日首播,我還特別叮囑文學班學生,守在電視機前看,女主角(馬斯晨飾)口吃,又從事殯儀業,因而個性孤獨自卑,直至有一天,一個男人闖進了她的工作室……
原著小說《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別具一格!這小說於結尾的文字這麼寫:「他抱著花束,向我走來……但他不知道,在我們這個行業,花,就是訣別的意思……」
當男生駭然發現真相:女子不是新娘美妝師,而是死人化妝師時,只會令男生卻步……亦注定所謂戀愛,將是徒勞無結果的。男生有追逐情愛欲望的軌跡,女子有對附加條件的所謂「愛情」,有一定的壓抑,也有對情愛的失落、否定意義及絕望的心情,皆引起讀者的聯想,判斷及反思。
我太相信那些文字所描述的事實了。西西在小說中描繪出述事者「我」,清晰地表示自身對愛情的疑惑,她在尋求戀愛的過程上,真的遇到大困難,她不能掌握,這是心靈,語言和思想的不可信! 而述事者「我」,決定放棄不可信的愛情!我發現世人所謂「愛情」,也是有條件的,故事富哲意及悲劇意識,看了確令人陷入反思。
西西《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原著富文學性,但當要改編此短篇小說為電視單元劇,未必可即時拍到一個好故事,因為改編電視單元劇,需考慮素材影像化後怎樣發揮,我因觀看完港台「小說家族」《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單元劇,而回頭再看西西原著的文字,深感文學影視各有特色,這啟發了我對香港文學影視改編的深度思考。
早前赴書展聽盧偉力博士和杜國威的專題講座,難忘當時杜Sir一席話,他說:「春天」舞台劇火紅了,很多人想拍成電影,但那時身在美國修讀的我,覺得決不可局部、簡單隨意改動就得,如果舞台劇原汁沒有了,「春天」還是「春天」嗎?畢竟小說、舞台劇改拍成電視劇、或拍成電影,體裁皆不同呀,在手法上未必完全相同,可能小說可以用文字寫得天馬行空,用幾千字描寫一個場景,或者描述一些好內在很感性的東西,但搬上舞台劇、或拍成電影,劇本怎樣以有限的時間、成本完成?演員怎樣用兩三句台詞交代呢?
杜國威,果然識見夠威!聽君一席話,說中文學變影視難!
杜Sir之前經歷過自己的作品被改編,覺得最難呈現的是對白台詞。可能寫劇本的時候,在舞台呈現的對話,劇本上不覺尷尬,但是變成電影拍出來要呈現觀眾面前時,即覺電影拍得「不貼地」,那些對白也太文縐縐了。
改「春天」為電影?電視劇?真不易呀!從以上所見,讀者或可找尋,那些失落了或未被發現的東西,在小說影視改編的不同處理、再度創作時,或會出現呢,此不正是閱讀及看戲之樂趣嗎?
許鞍華因愛讀張愛玲,愛之深而動情執導,大概她是改編張愛玲文學作品為電影最多的香港導演吧!
有人問她如有機會,下一齣還會拍文學電影嗎?她希望新生代仍有大膽嘗試拍文學電影的導演,我也如此期望,因為我想,文字若能以另一種媒體改編面世,無論變身舞台,化身影視,文學之生命,必會更長久吧!勉之!
二〇二四年七月二十九日 於英明閣
(本文圖片為作者提供)
潘金英簡介:香港作家聯會委任理事,香港都會大學兼任講師,香港藝發局文學評審。入選第三十三屆香港書展的年度主題作家,曾獲童詩、故事、散文文學獎,於文匯報及校園報寫專欄,客串主持港台文化節目《創意寫作學滿FUN》。著有《詩韻小珍珠》《心窗常開》《三棱鏡》及繪本《大樹小樹》《你好!中國廣州》等。與其妹潘明珠合著新作 《捕捉時光·留住晴天:英明選集 》、小小說《高速線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