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達夫的遺孤郁荀在何方?——郁達夫研究系列之十二

李遠榮

郁荀是郁達夫和王映霞所生的第三個兒子。

對自己的出生情況,郁荀也感到十分模糊。僅記得他是兄弟姐妹中唯一在「風雨茅廬」(郁達夫在杭州自置物業)出生的孩子。直至一九九六年十二月七日他到富陽參加「郁達夫誕辰百歲紀念大會」,有一天和哥哥郁飛參觀富陽鸛山紀念館,上到二樓,無意中在郁曼陀(郁達夫的哥哥)的日記本寫著郁荀的出生情況。原來郁荀出生後不久,即遇抗日戰爭爆發,日寇攻佔上海和杭州,他的嬰兒時期在逃難中度過。

作者(左)和郁荀夫婦合照。

後來,郁達夫和王映霞去新加坡,把兩個兒子郁雲和郁荀留在其舅舅金佑潭家。一九四○年郁達夫和王映霞離婚後,郁雲和郁荀離開金家,經當時福建省長陳儀的秘書蔣綬謙的介紹,兩人被寄養在廖元善家中。廖元善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回國後在福州教書,人很忠厚。郁雲在廖家大约住了一年多,即經閩北回富陽老家。而郁荀在廖家住了十一年,直到一九五二年秋,他到南京考中專,才離開廖家。可以說日軍南進,星馬淪陷,外頭經濟斷絕,郁荀完全是靠廖元善和他兩位女兒的薪水撫養成人。

郁荀在福州念小學和初中,所以至今能講一口流利的福州話。初中階段尚得到為數不多的助學金。

郁荀題字贈作者。

一九五二年,郁荀初中畢業,本已考入福州一中高中部(福一中是福建省最有名氣的重點中學),就在這時,福建水利局決定保送六十名成績優秀的應屆初中畢業生到南京念中專學水利,畢業後可充實福建的水利部門,名單中有郁荀。他考慮許久,才決定到南京「水利部華東水利學校」讀中專。畢業後,回福建省水利局工作,參加过閩南龍溪縣的江東橋引水工程、同安縣汀溪水庫的施工工程。一九五九年他參加高考,考入南京市的華東水利學院,讀水電站建築專業,畢業後被分配去昆明的水電部設計院工作。並於一九六八年,經人介紹,與滇東化肥廠擔任化驗工作的女子俞綺華結婚,翌年有了兒子。

昆明大學剛成立時,郁荀被調去主管學校的基本建設,後轉建工系任教,俞綺華在學校的總務部工作,生活美滿幸福。

(圖片由作者提供)

李遠榮簡介:祖籍福建南安,一九四一年出生於馬來西亞怡保市。一九五一年回到祖國,一九五九年考入暨南大學中文系,一九六四年畢業分配回家鄉當中學語文教師,一九七三年到香港定居。出版專著《名人往事漫憶》、《文海過帆》、《博采珍聞》、《李光前傳》、《翰墨情緣》、《郁達夫研究》、《李遠榮評論集》等二十多部。散文《海峽兩岸一家親》榮獲一九九一年《人民日報(海外版)》舉辦的「共愛中華」徵文比賽優秀獎;散文詩《承諾》榮獲一九九八年中國散文詩徵文比賽優秀獎;散文《名人與我》入選《香港當代文學精品》(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李光前傳》名列一九九八年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十大暢銷書。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兼任香港文聯常務副主席、香港文學促進協會常務副會長、香港作家聯會副監事長等職,被聘為暨南大學台港暨海外華文文學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北京師範大學國際華文文學發展研究所特約研究員等。

下一篇

太平山的麻雀(外三首)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点击验证后方可评论!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