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丹心鑄詩魂──讀華而實散文詩《香港情懷》

徐國強

筆者按:香港知名作家,原香港作家聯會前理事華而實(原名李華蓀)先生,因病於二〇二三年十二月六日在香港去世,享年七十三歲。祖國,失去了一位忠心的赤子;香港,失去了一位富有才華的詩人作家;我們,失去了一位正直敢言的文友!

筆者與華而實相識相知近二十年。現在把筆者十七年前寫的一篇刊登在《香港散文詩》上的讀書感想再次登載,以表達對他的懷念和敬意。該文也被華而實生前作為附錄收入他二〇一〇年出版的短篇小說與散文詩合集《難忘那段情》。二〇二四年三月記】

讀華而實的散文詩,一開始就會被他筆下流露著的濃烈愛國情、愛港情和愛鄉情所深深感染,由此所產生的詩文的張力,極大地打動讀者的心弦,產生強烈的共鳴。

翻開他的散文詩自選集《香港情懷》,撲面而來的是香港的山,香港的水。山水,在一般人的眼中,只是一道風景,在詩人的眼裏,卻充滿了靈性。而華而實筆下香港的山水,不僅靈性十足,而且還往往傾注了歷史的凝重,時代的呼喚,從而形象地展現了香港和香港人的本質特徵、風采、訴求和渴望,這也就是詩人的香港情懷了。請看:

太平山,酷日曬不乾-

是港人拼搏的意念。

香江兩岸,颱風吹不走-

是港人愛國的情操。

隨後,作者用南丫島的枝椏形狀和長洲的啞鈴形狀,表達港人敢於反抗海盜的歷史;和滑浪風帆曾經登上奧運會的最高獎台,印證了港人敢於拼搏的精神。

接著,歷史傳來沉重的嘆息:米字旗扯高氣揚的日子,山水相依的香港嗟嘆無奈!

最後,作者筆鋒一轉,思緒跳過了一百五十多年的滄桑:

還是『一國兩制』,將香港的『頑疾』醫治。……

香港情懷,促港人逆境求存發展。

山水相依,中港路上創雙贏的壯舉。

這最後兩句,呼應了詩文開頭一段的意象,既加強了主題,又著眼香港嶄新歷史時期的開始,寄託詩人對香港無限的希望和良好的祝願。

對許多人來說,到國外旅遊,眼中看到的,腦子想到的,自然都是外國的風景物事,而華而實到加拿大旅遊寫的詩歌,居然以《祖國啊!母親》為標題!這就是華而實與眾不同的地方了。你看,在遙遠的異國他鄉,無論身在何處,連做夢都偎依著泰山的懷抱和渴望母親的微笑,因為我們身上奔流的是龍的血液。

故鄉,在詩人筆下,總是溫情脈脈,無限甜蜜溫馨。那在腦海中潺潺流淌的故鄉的小河,河岸邊的田園、房舍和無盡的事物,是詩人魂牽夢繞的地方。在這方面,華而實和其他詩人一脈相承,對故鄉深沉的愛永遠不會變。在以詩歌的語言排列了詩人對故鄉的眷戀之後,詩人筆鋒一轉,出人意表地結句:聽說近年工業發展,將河水污染了,心中湧出一股莫名的悲傷!這就是華而實耿直的人格語言,這既是當前的現實,又從反面進一步加強了作者對故鄉的愛的表達力度。(《故鄉的小河》)

一片丹心鑄詩魂。深沉的愛,有血有肉的愛,與時俱進的愛,使華而實的散文詩內涵豐富,感染力強。這也就是香港散文詩學會會長夏馬先生在《總序》中說的,要寫好散文詩,對一個作家來說,還要有一定的思想深度。沒有深度,當然只是平面而已。可以說,除了文采和詩的語言外,追求思想的深度是華而實散文詩的又一大特色。

這本自選集包括了作者許多水準上乘的作品,其中有膾炙人口和得到不少名家很高評價的《淺水灣》,還有《香港秋之韻》、《愛的火把》、《書本》、《毛衣》等等都是佳作。

雖然,整本選集精品不少,卻也並非都在一個水準上。竊以為個別篇章詩的語言不夠濃,因而顯得平淡。這主要表現在那些以議論和說理為主的篇幅裏。散文詩既要有散文的文采,又要有詩的意境,確實很難兼顧。另一方面也許是本人的文學修養不夠,缺乏欣賞力而已。這裏提出的僅作為與華而實兄商榷。

華而實兄與我的經歷極為相似:我們都是讀理工科的,長期從事工業工程技術及管理工作;業餘愛好文學及寫作;隨後又都到香港發展,又先後成為香港作家聯會的會員。因此我們一見如故,有許多共同語言。平時文友聚會,他十分健談,說話非常直率,從無避忌,給人以深刻的印象。不同的是他在工業科技領域裏的造詣和成就比我大得多;他進入香港及內地文壇的時間也比我早得多。他在文學上非常勤奮,是個多面手,詩歌、散文、小說樣樣來得,而且作品數量可觀,影響不小,是一位名副其實的詩人作家。

(原載《香港散文詩》二〇〇七年十二月,第二十五期)

(本文圖片為資料圖片)

徐國強簡介:原籍福建晉江。一九七八年移居香港。已退休。現為香港作家聯會永久會員、香港文學促進協會常務副理事長、香港書評家協會榮譽會長。出版有散文、詩歌、書評文集六部。作品散見中外報刊雜誌及網絡平台。

上一篇

金庸之後,香港還有武俠小說作家?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点击验证后方可评论!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