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厚實幹 周身利刀──送別羊璧先生

陳浩泉

編按:著名報人、作家、書法家吳羊璧於二○二三年三月三十一日辭世,享壽九十四歲。五十多年前,作者因投稿吳羊璧主持的報刊而漸惺惺相惜,雙方一直密切來往。作者寫羊璧先生對他的愛護和教導,更展示了其「藝術的多妻主義者」的一面。

 

今年清明節前,吳羊璧先生與世長辭。雖是以九十四歲的高齡離世,但仍令人哀傷!

羊璧先生集報人、作家、編劇、書法家、篆刻家於一身,多才多藝,可說是周身刀,把把利。他早年任《文匯報》副刊主任,又與友人創辦《伴侶》、《文藝伴侶》、《書譜》等刊物。一九八九年從報社提早退休後專心寫作。

多面手的羊璧作品種類包括散文、隨筆、社會小說、幽默小說、武俠小說、電影劇本、歷史著作、青年問題信箱解答等等,筆名有雙翼、章玉、呂殷、林泥、史賓、魯嘉、唐斐等。已出版作品有《一秒.一年.一生》、《水滴篇》、《頂嘴》、《茶座文談》、《〈水滸〉新談》、《〈聊齋誌異〉今談》、《龍鳳劍》、《黃河異俠傳》等。晚年的重要作品是由明報出版社推出的中國「五千年大故事系列」,全套共十種書,大受讀者歡迎,多種書已印行十多版。

六十年代中,仍是中學生的我開始投稿《文匯報》、《伴侶》等報刊,後來就認識了羊璧先生。當年,羊璧、李鵬翥(《澳門日報》副刊編輯)和陳序臻(《青年樂園》督印人)三位前輩都對我這個初學寫作的黃毛小子扶掖良多,晚輩至今感銘於心。

記得當時,我不止一次地到報社編輯部夜訪羊璧。八、九點鐘了,他仍在昏暗的燈光下,在那陳舊的木製辦公桌上伏案工作。到報社,談的當然是稿件與寫作的事,我曾請求羊璧把修改過的原稿給我看,讓我知道哪裏有問題,作了怎樣的修改。羊璧就給我看了改後的稿件,上面有他清晰的紅筆字跡。

羊璧也會和我談一些寫作技巧和心得。例如,他強調短文的寫作要集中一點,寫深寫透,有自己的見解;不應把內容範圍拉闊,結果泛泛而談,流於表面,人云亦云。

他對年輕作者關心愛護,花時間精力諄諄善誘,實在令人感動。這些細節情景,至今難忘,仍恍如在日昨。

一九九四年香港作家聯會訪問團訪加,到作者家作客。左起:陳浩泉、潘耀明、吳羊璧、巴桐、周蜜蜜、宋詒瑞。(陳浩泉提供)

羊璧先生也是一名「藝術的多妻主義者」,興趣廣泛。我們都是樂迷,喝茶聊天時也會談古典音樂和Hi-Fi音響。有一次,他談到一部剛看的荷里活戰爭片,片中一個飛機被擊落冒煙下墜的鏡頭,配樂用了《一八一二序曲》中的一段旋律,加上慢鏡的處理,配合得天衣無縫,堪稱神來之筆!他對這片斷大加讚賞,我深有同感。

六十年代末,我們幾位志同道合的年輕文友發起組織香港青年文藝愛好者協會,羊璧先生大力支持。青年文協成立後,我們就邀請他擔任一次文藝講座的主講人,記得羊璧那次是以呂殷的名字演講,談的是散文寫作。文協的刊物《青年文藝》邀請了羊璧題寫刊頭,後來,同人的幾本文集,也邀請他題寫書名。

八十年代中,香港作家聯會成立,羊璧先生出任理事和秘書長,我們一起在理事會共事了五年多,他踏實負責的工作態度,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九九四年,我居中促成了加拿大華裔作家協會邀請香港作聯訪問團訪加。訪問團由潘耀明任團長,吳羊璧任副團長,共走訪了美加三個城市。在溫哥華期間,我曾邀訪問團成員到訪寒舍,也帶他們深入民間,了解一下本地的民情。有一次,在超級市場裏逛,羊璧就拿出紙筆,詳細地記下各種蔬果與食品的價錢。我估計,他當年也曾有移民的念頭,這是很細心的實地考察和資料搜集了。

七十年代中,我在香港結婚,羊璧先生曾為我寫了一副對聯。八十年代,他送給我一張鄧散木的鬻字治印收費表——《糞翁書刻直例》,這份名家墨寶我一直保存至今。

往事一一在腦海中浮現,敦厚溫潤、關愛後輩的羊璧先生雖離我們遠行了,但這些記憶卻是永遠難以忘懷的。

羊璧先生出殯前,我致電黃子玲大姐,代加華作協的文友向她致以慰問。羊璧先生,願您安息!

陳浩泉簡介:加拿大華裔作家協會會長。

(首發於二○二三年五月十八日《明報.明月灣區》)

上一篇

《明月灣區》讀者意見調查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点击验证后方可评论!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