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香浮動月黃昏 —— 姜白石詞序探微

淵懿

緒言

姜夔(約一一五五年至一二二一年),字堯章,號白石道人,南宋著名詞人,早年寫詩學習江西詩派,並在創作中將江西詩派講究煉字煉句、清新奇峭的理念移植到寫詞創作,逐漸形成與眾不同的創作風格,《揚州慢》中「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更是千古名句,南宋詞人張炎讚其「『清空』、『騷雅』,謂白石詞『如野雲孤飛,去留無跡』」, 是蘇軾之後又一個不可多得的藝術全才。

根據夏承燾《姜白石詞編年箋校》,姜夔現存詞作八十四首,其中三十七首有詞序,佔其總數的百分之四十四,五十字以上的長序,有二十多首,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微招〉(潮回卻過西陵浦)詞序長達四百二十四字,由此可見姜夔詞序在其詞作中的份量。本人通過細讀姜白石詞作文本發現,姜白石在詞序中不僅交代創作的時間、地點等資訊,還將寫詞的心緒和情感進行記錄,特別是一些長序更是呈現文筆優美的散文化風格,可以說姜白石在詞序功能拓展方面的貢獻是可圈可點,不過從可查閱到的文獻看,目前這些方面的研究和梳理相對較為薄弱,因此有必要繼續一探究竟。

正文 

詞的創作從最初的有調無題,發展到有調有題,進而發展出獨立的詞序,而有意識將詞序作為詞作一部分進行創作的是北宋文壇領袖人物蘇軾。蘇軾詞序不僅字數明顯增多,內容方面在交代寫作背景的基礎上,還融入了作者的情感,將詞序和詞作內容有機的結合在一起,這不僅標誌著詞序體制的逐漸成熟和完備,也意味著詞序在詞人填詞創作過程中成為一種慣常在詞序創作中拓展出新的表現空間,並與正文相得益彰、珠聯璧合的便是有詞中杜甫稱號的——姜白石。

下面將從姜白石詞序所呈現的交代作詞的創作時間和地點、交代詞作的緣由和鋪陳創作過程、自創曲調和對曲調進行說明以及詞序呈現情景交融的散文風格四個面向展開分析討論:

一、交代作詞的創作時間和地點

比如〈揚州慢〉(淮左名都)序「淳熙丙申至日,予過維揚」記錄宋孝宗淳熙三年丙申(一一七六年)的冬天,作者路過揚州時所作此詞;踏莎行(燕燕輕盈)序「自沔東來,丁未元日,至金陵」記錄作者於宋淳熙十四年丁末(一一八七年)元日抵達金陵;〈浣溪沙〉(釵燕籠雲晚不秋)序「辛亥正月二十四日,發合肥」記錄作者於宋紹熙二年(一一九一年)正月二十四日,離開安徽合肥;〈玲瓏四犯〉(疊鼓夜寒)序「越中歲暮」序作中的「越中」就是今天的浙江紹興,根據夏承燾白石系年,宋紹熙四年(一一九三年)歲暮作者孤身客居紹興;〈鷓鴣天〉(柏綠椒紅事事新)序「丁巳元日」記錄作者在宋寧宗慶元二年(一一九六年)歲暮,作者從無錫趕回杭州與家人團聚過年

以上五首詞的詞序中清楚記錄了作者從一一七六年至一一九六年,這二十年間從揚州出發→金陵→合肥→紹興→杭州行蹤路線圖。當然通過研究更多文本,還可以發現作者在這二十年間還去過武昌、吳松、蘇州、永嘉等地。

在研究姜白石文本的詞序中,可以發現最為特別的是〈鷓鴣天〉五首詞,〈鷓鴣天〉(柏綠椒紅事事新)序「丁巳元日」、〈鷓鴣天〉(巷陌風光縱賞時)序「正月十一日觀燈」、〈鷓鴣天〉(憶昨天街預賞時)序「元夕步出」、〈鷓鴣天〉(肥水東流無盡期)序「元夕有所夢」、〈鷓鴣天〉(輦路珠簾兩行垂)序「十六夜出」。以上五個詞序將作者從宋寧宗慶元三年(一一九七年)正月一日、十一日、十五日、十五日夜夢到正月十六夜的行蹤做了詳細記錄,這在其他詞作的詞序中很少出現。

白石在詞作創作過程中,通過詞序於不經意間將自己一生四處飄零的時間和地點進行了記錄,研究者可以通過不同時期的詞序清晰勾勒出作者行蹤路線圖,而研究其他很多詞人一生創作路線很難有這樣精確的參照,大多只能通過作者詞作的具體內容或者其他詞作旁證進行分析,因此說姜白石生詞作小序既為後人研究提供方便也為不同時期的作品辨偽提供了彌足珍貴的文獻參考資料。

二、交代詞作的緣由和鋪陳創作過程

我們都知道「詩莊詞媚」是對「詞為艷科」的一種說法,但就詞的創作本身來講,雖說作者沒有如詩那樣或直接或含蓄地言說志向,但也必然離不開觸景生情,欲說還休的創作過程,姜白石在這方面亦有創新。他在詞序中除了交代創作時間和地點,還會通過景物描寫或者事情的陳述將創作的緣由和過程做巧妙鋪陳,這對後人更全面解讀詞作和更深入理解作品內涵提供了可靠依據。

〈江梅引〉(人間離別易多時)序「丙辰之冬,予留梁溪,將詣淮而不得。因夢思以述志」,交代了作者前往合肥未能實現,按照夢中所思記述自己的感情。〈揚州慢〉(淮左名都)序「夜雪初霽,薺麥彌望。入其城則四顧蕭條,寒水自碧,暮色漸起,戍角悲吟。予懷愴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為有《黍離》之悲也。」詞序點名「黍離」之悲題旨,奠定了詞作的傷感基調。〈浣溪沙〉(春點疏梅雨後枝)是作者寓居吳興時期,在百無聊賴的元宵之夜與友人俞灝逛漫步街頭的見聞,後人之所以對這首詞的創作緣由有如此精準的分析,就是因為二十四個字的序「己酉歲客吳興,收燈夜闔戶無聊,俞商卿呼之共出,因記所見」。〈齊天樂〉(庾郎先自吟愁賦)是一首著名的詠物詞,記錄的是姜夔與張鎡在友人家聚會宴飲,聽到蟋蟀齊鳴,相約各寫一首蟋蟀詞,張鎡寫成一首〈滿庭芳〉,白石以蟋蟀悲鳴為創作的線索,藉此諷喻社會,抒發沉積在內心的家國之痛。這些內容在詞序中都有詳細說明「丙辰歲,與張功父會飲張達可之堂,聞屋壁間蟋蟀有聲,功父約予同賦,以授歌者。功父先成,辭甚美。予徘徊茉莉花間,仰見秋月,頓起幽思,尋亦得此」,當然詞序對詞作亦起到了很好的補充說明作用。

姜白石著名的〈暗香〉(舊時月色)和〈疏影〉《苔枝綴玉》序「予載雪詣石湖。止既月,授簡索句,且徵新聲。作此兩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肄習之,音節諧婉,乃名之日〈暗香〉、〈疏影〉」,詞序中的「石湖」就是南宋詩人范成大的居所。姜白石少年孤貧,終生未仕,一生漂泊江湖,我們通過詞序知道,詞中所記就是白石冒雪造訪范成大期間,應主人之請而寫的兩首詠梅詞。

〈翠樓吟〉(月冷龍沙)序:「淳熙丙午冬,武昌安遠樓成,與劉非去諸友落之,度曲見志。予去武昌十年,故人有泊舟鸚鵡洲者,聞小姬歌此詞,問之,頗能道其事。還吳為予言之。興懷昔遊,且傷今之離索也」,詞序告訴我們,宋淳熙十三年丙午(一一八六年)的冬天,作者和一眾朋友去參加武昌安遠樓落成典禮,於是創作了這首詞。後來作者離開武昌十年,他的朋友泊舟漢陽江邊的鸚鵡洲,聽到了歌女在唱這首詞,朋友回到潮州,向白石講述了這些情況。由詞序提供的這些信息還可以推斷出這首詞的詞序是補寫,如果沒有作者在詞序中做相應的背景交代,研究者即使通過其他途徑獲得的解讀也很難達到如此精準,這也呈現出詞序文本敘述紀實與詞作正文抒情所形成的互補效果。〈探春慢〉(衰草愁煙)的詞作和詞序也有很好的互補效果,詞作將離別的愁緒和漂泊慨嘆表達的淒婉感人,但如果沒有詞序的背景鋪排,讀者便無法了解此種情緒產生的原因所在。

三、自創曲調和對曲調進行說明

我們知道,詞人填詞基本是依據原有詞調所規定的字數、平仄和韻律等要求進行創作, 姜白石精通音律,是南宋著名的音樂家,因此他不僅有依據原有詞調進行填詞,也會根據需要和創作靈感「自製曲調」。比如〈揚州慢〉(淮左名都)序「予懷愴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淡黃柳〉(空城曉角)「唯柳色夾道,依依可憐。因度此闕」,還有著名的〈暗香〉(舊時月色)序「作此兩曲……乃名之曰〈暗香〉〈疏影〉」等詞作,作者都在詞序中明確說明是自創曲調。

姜白石在詞序中除了說明自製曲調,還對一些涉及詞樂的理論進行或簡或繁介紹,如〈淒涼犯〉(綠楊巷陌秋風起)序「凡曲言犯者,謂以言犯商、商犯官之類,如道調官『上』字住,所住字同,故道調曲中犯雙調,或於雙調曲中犯道調,其他准此」詞序除了大篇幅論述「犯調」理論,同時指出唐人的樂書之誤,這些雖說與詞作正文所表達「家國亡恨」的主旨關係不大,但卻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古代音樂研究資料。〈湘月〉(五湖舊約)序「予度此曲,即〈念奴嬌〉之鬲指聲也,於雙調吹之。鬲指今謂之過腔」詞序除了說明這是自度曲,還是〈念奴嬌的之鬲指聲,改為雙吹奏,並進一步解釋鬲指即是「過腔」。凡能吹奏竹笛者節能過腔也。〈徵招〉(潮回卻過西陵浦)序「琴家無媒調、商調之類皆徵也,亦皆是母弦而不用」詞序詳細敘述了徵調、無媒調和商調的特點。古代音律多散失而不可靠作者在詞序中介紹的這些樂理知識,為後人研究古代音樂與詞學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依據。姜白石在〈醉吟商小品〉(又正是春歸)的詞序中寫道「予謁楊廷秀丈於金陵邸中,遇琵琶工解作醉吟商湖渭州,因求得品弦法,譯成此譜,實雙聲耳」,意思就是說自己偶然聽到一首失傳的曲調〈醉吟商湖渭州〉,於是學習了此曲,並將其運用到創作之中。白石的這一行為,將失傳的曲調得以保存,真是非常難得。

姜白石不僅自度曲,還因創作需要對原有曲調進行修改,比如〈滿江紅〉(仙姥來時)序「〈滿江紅〉舊調用仄韻,多不協律……予欲以平韻為之,久不能成。因泛巢湖,聞遠岸簫鼓聲,問之舟師,云:『居人為此湖神姥壽也。』予因祝日:『得一席風徑至居巢,當以平韻〈滿江紅〉為迎送神曲。』言訖,風與筆俱駛。頃刻而成。末句雲『聞佩環』,則協律矣」這是一首與白石過往詞風非常不同的詠仙詞。詞序中以周邦彥〈滿江紅〉中「無心撲」為例,說明作者改仄韻體為平韻體的原因。仄韻〈滿江紅〉,多押入聲字,聲情激越;平韻〈滿江紅〉,韻致舒緩。姜夔這首迎送神曲寫成後,不僅「書以綠籤,沉於白浪」,而且後來「刻之柱間」,成為當地居民奠祀巢湖仙姥廣泛傳唱的樂章。

在文本的研讀中還發現姜白石在創作「自製曲」的過程,還會出現先有詞而後協樂的現象,比如〈長亭怨慢〉(漸吹盡枝頭香絮)序「予頗喜自製曲,初率意為長短句,然後協以律,故前後闕多不同」詞序告訴我們,作者非常喜歡作曲,先有了某種感慨,創作出詞作,最後又根據詞的意旨調整並譜成曲調,因此前後闕便有很多的不同之處。

四、詞序情景交融的散文風格

姜白石既擅作詩又工於詞,因此他的三十多篇詞序大多樸質清新、構思精巧,或借景抒情,或鋪陳敘事,或抒發感慨,彰顯散文藝術之長,具有很高的藝術水準,〈念奴嬌〉(鬧紅一舸)序「古城野水,喬木參天」這首詞是姜白石泛舟西湖荷塘之上,創作的一首托物比興的詠物詞,作者借荷花寄託身世。詞序僅用八個字便大寫意般地勾勒出武陵山水的景致因白石對音樂的精通,整個序文在四字的基礎上,長短參差,抑揚頓挫,頗有音樂的節奏感宛如一則饒有趣味的遊記小品,給讀者以散文的韻律美享受。〈浣溪沙〉(著酒行行滿衣袂風)序「子女須家沔之山陽,左白湖,右雲夢;春水方生,浸數千里,冬寒沙露,衰草入雲 」詞作亦是長短結合,頗有節奏感寥寥幾筆便將曠遠宏大的景色勾勒而出甚是美哉。〈角招〉(為春瘦)序「甲寅春,予與俞商卿燕遊西湖,觀梅於孤山之西村,玉雪照映,吹香薄人。已而商卿歸吳興,予獨來,則山橫春煙,新柳被水,遊人容與飛花中,悵然有懷,作此寄之」。整篇序文百餘字,記錄了白石與友人俞灝遊賞西湖、觀梅孤山,白石度曲吹簫,商卿放歌而和,情致飛揚。全文將抒懷的真情與完整的敘事的記錄融為一體,可謂情真意切,生動傳神,別具風采。〈慶宮春〉(雙槳蓴波)序「中夕相呼步垂虹,星斗下垂,錯雜漁火,朔吹凜凜,後酒不能支」。詞序中說明是四人在寒氣逼人的夜玩遊玩,雖是步行於垂虹橋,觀看星斗漁火,但落於紙上卻蕩開一筆,落力刻畫雲壓青山,暮愁漸滿的太湖之上,體現出詞序與詞作交相輝映的藝術特色,實乃一篇值得反復賞味的寫景記遊的美文。〈淡黃柳〉(空城曉角)「客居合肥南城赤闌橋之西,巷陌淒涼,與江左異。唯柳色夾道,依依可憐。因度此闕,以紓客懷」本篇詞作是清明時節所做,用清新質樸的文字表達客居在外的萬般愁緒和無限哀怨之情。詞序中所出現的「客居」、「巷陌」、「柳色」、「可憐」、「客懷」既是因柳感懷,抒發異地濃濃的思鄉之愁,也是以虛實結合,情景交融的描寫凸顯出散文化的審美特徵。語言明白通俗是姜夔詞序散文化的另外一個特徵,如〈清波引〉(冷雲迷浦)序「予久客古沔,滄浪之煙雨,鸚鵡之草樹。頭陀、黃鶴之偉觀,郎官、大別之幽處,無一日不在心目間。勝友二三,極意吟賞。朅來湘浦,歲晚淒然,步繞園梅,摛筆以賦。」。詞序以曉白自然,韻散互溶的筆墨傾訴了作者的懷鄉念友之情。

 

以上通過姜白石詞序所呈現的「交代作詞的創作時間和地點」、「交代詞作的緣由和鋪陳創作過程」、「自創曲調和對曲調進行說明」以及「詞序情景交融的散文風格」四個面向的分析,梳理出姜白石詞序在前人基礎上的拓展和在詞序創作方面的獨特貢獻,將有助於我們更全面地解讀白石和他詞序與詞作交相輝映的創作特點。歷代對姜白石詞序的價值判斷基本持肯定評價和讚美態度,但也有論者認為,白石有詞序內容所佔比例過重,甚至超過正文現象,似有不妥,這是另一課題,有待進一步探究。

參考書目:

一、姜夔著、夏承燾箋校《姜白石詞編年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一年

二、葉嘉瑩、劉乃昌、母庚才編:《姜夔詞新釋輯評》北京:中國書店出版社,二〇〇一年

(本文圖片為資料圖片)

淵懿簡介:本名袁疆才。西北邊陲呼喊著跌落人間,隴上人家馬不停蹄野蠻生長。當下,垂釣香江,文字覓春風。

下一篇

詩星的隕落 ——緬懷香港詩星張詩劍先生(外一首)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点击验证后方可评论!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