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經典說不完

潘金英

金庸小說人物眾多。(作者提供圖片)

今年二〇二四,是「文學大俠」金庸誕辰一百周年,讓我們作聯人,共同緬懷這位前作聯顧問及榮譽會員:這位文學世界的金大俠啊!

近聽不少好消息,影視界有意重拍金庸小說今世代的影視、舞台改編新一輯創作。談到金庸武俠小說的廣泛傳播,也是曾得益於各地改編的電影和電視劇哩。

長篇小說當中,很多人愛《笑傲江湖》,被改編為影視作品的次數也是最多的;以金庸的《笑傲江湖》小說為例,要討論香港導演徐克的電影和內地監製于正的電視劇,是如何以新角度演繹金庸的原著,把原著貶斥的東方不敗一角分別塑造成「酷兒」和「剩女」偶像,以回應各自特殊的歷史社會語境,已是可引起老、中、青金粉熱烈的討論話題了。

金庸武俠小說改編成影視作品。(作者提供圖片)

金庸寫下多部膾炙人口的經典武俠小說,包括《神鵰俠侶》、《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和《笑傲江湖》等,情節豐富多變,人物刻劃精細,多年來屢被改編成影視作品,往往亦是票房、收視最佳保證,連劇集主題曲亦成為數代影迷、視迷的集體回憶。

由劉德華和陳玉蓮主演的一九八三年版《神鵰俠侶》深受劇迷歡迎,我自己很欣賞,喜愛兩人演活他筆下的楊過與小龍女,他們更成為視迷心目中的經典楊過與小龍女。金庸亦曾坦承,最喜歡兩人演的《神鵰》,大讚兩人演技呢!同樣曾飾演「楊過」的古天樂,亦令全世界認識到他,演楊過紅了古天樂,紅了的人到現在也真不少,同時為金庸先生所創作的不同角色,成就了經典傳奇。
想當年,我何時曉看,沉迷金庸小說呢?

經典的神鵰俠侶。(作者提供圖片)

我純是先迷上劉德華和陳玉蓮主演的神鵰俠侶,再追看小說,由於相關角色人物的上世代在《射鵰英雄傳》有故事,便又翻閱了《射鵰英雄傳》,再追看金庸其他作品,已是欲罷不能,當我不能借到書時,我便唯有買回家看呀,不久便把金庸所有十四部小說都看齊了;十四部小說書名首字聯成一副對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那段往昔日子,電視剛巧天天播《神鵰俠侶》,不久後又重播《射鵰英雄傳》,我便一邊看電視,一邊細讀原著。金庸小說之間經常有所關係,除了《射鵰》三部曲、《天龍八部》與《笑傲江湖》外,《碧血劍》與《鹿鼎記》,《書劍恩仇錄》與《飛狐外傳》與《雪山飛狐》皆有關聯。

那時候的夏天,我是窩在鋪著涼竹蓆的木板碌架床上,(我和妹妹各佔一格) 讀《神鵰俠侶》,那似乎才是所有倔強,擇善固執、追求刻骨愛情的啟蒙;讀《射鵰》感到熱血沸騰,就記得二十多年來郭靖、黃蓉熱血協力守襄陽城,保衛了百姓;就記得華山絕頂論劍時,洪七公細數自己殺過的二百多個大奸大惡之徒沒有後悔,讀《天龍八部》,蕭峰以遼國臣子的身份,力阻大遼侵宋,他看到宋遼相互仇殺的慘況感到十分難過,凜然道:「我對大遼盡忠報國,是在保土安民,而不是為了一己的榮華富貴,因而殺人取地……」讓人深思;讀《倚天屠龍記》,心疼小昭,忍不住在日記上插圖,為她寫詩。我讀《笑傲江湖》, 讀到岳不群的名字,心裏一冷啊,看人看事迷惘,有了自己的細心觀察。金庸小說裏的好人壞蛋,真好像現實社會中某些人,某某令我覺得似是金庸小說中的誰,誰又是好人當黑,被誰人壞蛋害慘了。「為什麼你不覺得虛偽的他不正是岳不群嗎?…?」「我就覺得自己像郭靖真愚笨,或多或少受人愚弄仍信偽善者…」

「四海烽煙繁綠鬢,十年干戈誤蒼生。」這是金庸在《碧血劍》結尾的痛心結句。我到了讀完大學後工作,一點點,一本本的看下去,都是一本本很好的故事,可說是書寫了家國千秋,江湖兒女;刀劍名士,武功蓋世,俠意情深,一代雄才,到底也是俗世凡人。

讀過金庸的,會一再翻閱不同的金庸小說,因為小說中實在有不少讓人深思的情節和題材,值得一讀再讀,引為切磋之話題。在金庸小說中看到、中國歷史、地理,滲透其中之儒、釋、道、佛和易學文化、琴、棋、書、畫、園藝、音律、儀式,還有高深莫測的中土武功、兵法、內丹、醫術等,虛虛實實夾雜一起,令人益覺得博大精深,兼具益智意趣,更會感受到金庸對中華文化的崇高敬意與深刻體會。

人生在世,不同年代讀金庸的,自會有不同話題。早前,凍齡大美人周海媚往生,一刻間與周海媚相關之金庸小說的影視改編角色及花絮,即鋪天蓋地掀起討論、回聲,講談到唯她是金庸筆下最美的滅絕師太……

左:引熱議的東方不敗。右:最美的滅絕師太。(作者提供圖片)

自金庸仙遊,周海媚往生,今二〇二四年又正是「文學大俠」金庸誕辰一百周年,自難怪再掀熱潮,不少人著書撰文,評賞談論金庸小說,甚或小說人物角色,影視創作中金庸小說人物的恩怨愛憎,男女角色在情節上發揮;除了內地影視界翻拍金片,香港芭蕾舞團也曾以非常形式,把小說編成舞劇;真可以借用《笑傲江湖》中丹青生的名句:「陳中有新,新中有陳」,可說是金庸經典,永遠話題不完,世代流傳啊!

我覺得金庸小說內涵豐富多元,可引發不同話題的思考,試想像及新編金庸小說中的任盈盈、小龍女等,或者閱讀後的延展,或後續故事,或二度創作,怎樣形式也好吧,我認為可為金庸小說一直引發不同話題的思考,因而會一直受老、中、青讀者歡迎;正是因金庸小說中沒單一部小說只會專注談及一條線一個道理,總是由點到線、線到面,一面化為多面、主線牽連到分叉線,互相交叉迭變;我認為金庸小說會橫跨多世代流傳,它是全球華人的共同語言,我深信新的話題及其他形式的創作及改編必定陸續有來,這正是金庸小說歷久常新之魅力,也正是我輩「金迷」覺得有趣好玩的地方,大讚哩!

潘金英簡介 香港作家聯會委任理事,香港都會大學兼任講師,香港藝發局文學評審。入選第三十三屆香港書展的年度主題作家,曾獲童詩、故事、散文文學獎,於文匯報及校園報寫專欄,客串主持港台文化節目《創意寫作學滿FUN》。著有《詩韻小珍珠》、《心窗常開》、《三棱鏡》等。與其妹潘明珠合著新作 《捕捉時光·留住晴天:英明選集 》、小小說《高速線上》 。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点击验证后方可评论!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