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一趟小說的行腳》自序

陳慧雯

雲煙歲月,曾經有那麼一大段時間,我沉溺於舒適區,反應變得遲鈍。隨著人聲漸杳,喧囂隔絕,審視著愛的鞭笞,深信傷口總會癒合,如朝聖者般離開舒適區,踏上了創作之旅,趕一趟小說的行腳。當我逐步恢復靈動敏銳,動手編織文字,刺繡文字,雕鏤文字,鈎勒文字,在深宵中聆聽綿密的心曲創作而成。

人生沒有「如果」,豈能重頭再來;但是小說創作,你可用「如果」改寫,甚至逆轉翻盤,只要能妙筆生花,自圓其說。挪威作家易卜生曾說:「寫作即是坐下來判斷自己。」看來小說就是現實投射於心靈的另一種人生,可以按部就班,亦可另闢蹊徑。

以小說的思維方式思考人生,期待我的小說能夠表達出人性的關懷,字裏行間且吟唱且悲嗟,生發出新的藝術旨趣。有時,生活充滿絕望,你只是未遇上對的人。大仲馬說過,痛苦和孤寂對年輕人是一劑良藥,它們不僅使靈魂更美好,更崇高,還保持了它青春的色澤。過濾了思維雜質,游弋在小說的夜晚,沉潛已久的念頭如海藻般在小說植根,負荷著生命之重,我伴隨小說人物同游。

我反覆咀嚼身邊的事物,藉著小說表達對人性的質詢。「世上實在沒有時常行善卻不犯罪的義人」,《舊約.傳道書》如是說。必須抽絲剝繭,揭開偽裝者的面具——人性,如此複雜深邃,能夠既黑又白,既高大上又齷齪可鄙,可以同時具有兩面性。我喜歡用同理心換位思考,代入小說人物,設身處地體會他的情緒和想法。在本集小說的某些篇章,我想像自己是一襲婚紗,甚至跨越性別,想像自己是青年男子,描摹男性的生活細節,興許這樣更易看清事情本質,觸摸到性格的軟肋,直面人格的疾患。

相對於大人物,我更願意寫底層百姓在網羅中的掙扎,在洪流中的抗爭,他們人性的光輝。因應作家的良知說真話,描述真實的世相,唏噓弱勢社群,為之投入更多的憐憫和同情。我的小說無意大悲大喜,如果讀完內心泛起一層淡淡的憂傷、悵惘、酸楚、無奈、隱痛……那都將讓我欣慰。

我喜歡在大自然中尋找感動,它與人性不曾泯滅的善相呼應,我在其中尋找創作激情,尋找小說敘述所需的節奏。我極力於小說中點染如煙的山水,繪描溫潤的稜線,使之不至於太生硬、太冰冷,重現內心湮滅的世界。

小說可以垂釣故事,導演人生,重塑人生,通過它佐證自己的解讀,彌補命運的缺損,修復生命。感動讀者先感動自己,讓讀者窺見隱藏內心深處的他們。情之綿延,心曲跌宕,呼喚共鳴,或許是無言的孤寂,或許是悲傷的救贖……小說所能承載的,並非簡單的故事元素所能體現,相信在生活中已付出相應代價。故事經過醖釀發酵,藝術加工再創作,等待瓜熟蒂落的季節。

艱難跋涉,趕一趟小說的行腳,雲海星空,見證一場心靈的苦旅。

二○二二年十一月十二日於香港澄心齋

(本文圖片由作者提供)

陳慧雯簡介:香港作家聯會理事、十四行詩研究會會長,著有十四行詩專集:《年輕的日子裏》與《彷若水晶》。詩作發表在《人民日報》、《台港文學選刊》、《春水》;香港的《大公報》、《香港文學報》、《香江文藝》、《海峽情》、《橄欖葉》、《流派》、《香港詩人報》;美國的《休斯敦詩苑》、《新大陸》;台灣的《野薑花詩集》、《葡萄園》等。

上一篇

新歲迎龍(外二十五首)

下一篇

龍騰虎躍創世紀——觀胡金全先生水彩抽象畫有感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点击验证后方可评论!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